当苏城院邂逅非遗——泥塑、昆曲走进校园通识课堂

发布者:王凤发布时间:2024-03-12浏览次数:10

为深入推进曲艺戏剧类非遗传承创新联合体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蕴藏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本学期苏州城市学院附属苏州市艺术学校在我校开设了两门通识教育课程——《虎丘泥人制作》和《大美昆曲普及赏析》,邀请高级工艺美术师、省级非遗传承人王开亚和国家一级演员吕福海多名艺术大师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为学生们授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9日,《虎丘泥人制作》课程5号楼207教室正式开讲,首讲由王开亚大师为同学们讲授虎丘泥人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价值。虎丘泥塑起源于南宋时期木渎古镇,至明清时期虎丘山塘一带发展迅速,品种“千姿百态”,多以戏文故事为表现题材,所塑人物特点分明,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研究价值。课堂上,王开亚向同学们展示了十二生肖、脸谱、福娃以及“泥叫叫”等泥塑作品技艺手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掌声不断,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泥塑赏析课。

31日,《昆曲赏析》课程1号楼208教室正式开课。吕福海在第一堂课上带领着同学们走进承载了600年历史的昆曲,他通过讲解、现场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惟妙惟肖地把昆曲的发源,腔格的产生,代表人物形象等昆曲常识传授给大家。同学们听的聚精会神。接下来,《昆曲赏析》课程将由王芳杨晓勇、王悦丽、赵晴怡等诸多国家级演员联合授课,主要围绕昆曲生行表演、丑行表演唱腔学习、身段水袖、宫扇等内容进行赏析,带领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虎丘泥人制作》和《大美昆曲普及赏析》两门课程的开设得到了苏州市艺术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王臻校长,在课程建设初期,亲自制定课程教学大纲,邀请众多名家名师参与任教,组织课程方案设计,协调课程进度安排,为课程的顺利开课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非遗文化作为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传承、发展、创新非遗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学校会积极推进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融入课程教学,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教务处)